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博物馆内空气质量监测

 

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博物馆内空气质量监测

随着社会文化、科学技术的发展,博物馆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。划分博物馆类型的主要依据,是博物馆藏品、展出、教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,国内的博物馆主要分为历史类、艺术类、科学与技术类、综合类这四种类型。

 

 

历史类博物馆以历史的观点来展示藏品,艺术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藏品的艺术与美学价值,自然、科学类博物馆以分类、发展或者生态的方法展示自然界,以立体的方法从宏观或微观方面展示科学成果,综合类博物馆综合展示地方自然、历史、艺术方面的藏品。

为此,国家针对图书馆、博物馆、美术馆、展览馆等场所的卫生条件颁布了一套标准(GB 9669-1996),明确规定了上述场所内的微小气候、空气质量、噪声、照度等标准值。

 

如二氧化碳、甲醛、可吸入颗粒物等。其中二氧化碳含量要求小于等于0.10%,即1000ppm,我们知道,室外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约为400ppm左右,但是如何才能精确测量博物馆内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呢?盛瑟了解到一些博物馆会选择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,比如我们盛瑟的SM01-CO2A-P01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,采用非色散红外(NDIR),响应速度快,低功耗,寿命长,全量程温度范围修正等特点。

 

 

它的工作原理是由CO2、CO等由异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在红外线波长区域具有吸收光谱,其吸收强度遵循郎伯—比尔定律。当对应某一气体 特征吸收波长的光波通过被测气体时,其强度将明显减弱, 强度衰减程度与该气体浓度有关,两者之间的关系遵守朗伯-

比尔定律。
 
NDIR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如下图所示:
 

基本数学模型如下:
大部分有机和无机多原子分子气体在红外区有特定吸收波长。 当红外光通过时,这些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的透过光强。可
由朗伯-比尔定律表示:I=I0e-kpl ,吸收光强i可表示为: i=I0-I= I0 (1- e-kpl) 。式中, I0为入射光强;I为透过光强;l
为气体介质厚度,p为气体浓度,k为吸收系数。